1. 中医探索
  2. 乳房结核

乳房结核

乳房结核于1829年首先由Cooper报道,至1985年为止,在西方医学界的文献中仅报道了500多例,多数为全身播散性结核感染的局部表现,少数为原发性乳房结核。本病在欧美国家属罕见病,但在南非及印度则较为常见,可能与当地的营养、卫生和环境有关。最近国内报道也不少,约占乳腺良性疾病的1%-2%。多次妊娠与哺乳者发病率略高。5%的病例可合并乳腺癌。

乳房结核的感染途径有原发和继发之分。原发性乳房结核极为少见,临床多为继发性。

感染途径

  • ①为血行感染。原发病灶多在肺、淋巴结等处。
  • ②乳房临近组织器官,如肋骨。胸骨、胸膜、胸腔脏器、肩关节等处的结核灶直接蔓延侵及乳腺。
  • ③来自淋巴系统感染。乳腺的淋巴系统可至腋下、颈部、胸骨区、锁骨上、锁骨下、纵隔等处,当其淋巴系统的淋巴结感染给核菌而受累后,淋巴液输市不畅,淋巴结的输入管变为输出管,含结核菌的淋巴液通过淋巴系统逆行播散至乳房。
  • ④经乳头或乳房皮肤创口直接感染。

病因

当全身健康状况或免疫功能低下时,如严重的营养不良、外伤等,均易导致结核菌的感染。结核菌感染的来源为:全身性播散性结核,如肺粟粒性性结核经血运播散而发生乳房结核。由纵隔、锁骨上下淋巴结、腋淋巴结等结核感染,逆行侵及乳房。邻近组织、器官结核感染的直接蔓延,如肋骨、胸壁结核等。直接感染,可自乳房皮肤伤口及扩张的乳腺导管开口处直接感染。

乳房结核类型

  • 1、局限型,结核病变的体积较小,乳房的形态基本正常;   
  • 2、弥漫型,结核病变范围大,部分患者乳房明显肿大,甚至有溃疡与瘘管;   
  • 3、硬化型,常见于老年女性,纤维组织增生时乳房硬化、变形或乳头内陷;   
  • 4、共存型,即乳房结核与乳癌共存。

诊断和鉴别诊断

凡中、青年女性出现乳房肿块,反复感染或脓肿形成,有自行溃破或经久不愈的窦道,或伴有全身性毒血症表现,如低热、体重下降、乏力等,均应考虑有乳房结核的可能。

但文献报道,正确诊断率很低,约70%病例被误诊为乳腺癌,甚至有个别病人遭受了乳房根治术及化疗之苦。造成误诊的原因有:结节型乳房结核,临床表现极象乳腺癌。发病年龄虽有差别,但临床表现多样,缺乏特异性。首先应予以鉴别的是乳腺癌,后者发病年龄较达,乳房肿块较硬,边界不清,乳头内陷及皮肤"橘皮样"改变多见。但仍需借助以下手段进行鉴别:
 
 

  • B超:乳腺癌病人的肿块中央很少有中央液化的表现。   
  • 细针穿刺及细胞学检查:可以排除乳腺癌,部分病例可由此抽得脓液。此外还可以作脓液结核菌涂片及接种,也可作结核菌培养,有助诊断。
  • X线检查:多数病例可发现身体它处得结核病灶,如肺结核等。乳房摄片可见边界欠清得肿块伴有片状钙化,与乳腺癌的沙粒状钙化不同。
  • 病理检查:是最可靠的诊断手段。术中应作冰冻切片检查,以避免患者遭受不必要的根治术。

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表现也常与乳房结核相混淆。主要依靠溃疡边缘的病理检查、窦道分泌物寻找抗酸杆菌及结核菌培养。

治疗

  • 乳房结核的治疗同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一样,首先要进行抗结核治疗,同时也可配合中医药治疗,必要时也要配合手术治疗。
  • 乳房结核的治疗也要遵循抗结核治疗的一般原则,即早期、适量、联合及全程用药的规律。
  • 常用的抗痨药物有链霉素、异烟肼、利福平、乙胺丁醇、吡嗪酰胺等。具体使用应按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执行。
  • 用药期间,应注意抗痨药物的毒副作用,定期复查肝功能,注意听力、视力的变化,发现异常及时请医生调整方案。治疗期间
  • 还要坚持疗程,不要觉得肿块消失病就好了,擅自停药,这样半途而废,疾病很容易复发。为配合治疗,平时还应注意加强营养,以促使身体恢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