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中医探索
  2. 慢性唇炎

慢性唇炎

慢性唇炎又称剥脱性唇炎、慢性光化性唇炎。以唇粘膜红肿、糜烂、皲裂、脱屑为主要特征,其症时轻时重,日久不愈。
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与寒冷、干燥、日光照射、烟酒刺激以及舔唇、咬唇、乐器吹奏等因素有关。

中医称之为"唇风",认为本病或因风火毒邪搏结于唇;或因过食辛辣厚味,脾胃湿热,熏灼唇部或因皮经血燥生风所致。

损害以下唇为主,上唇及口周皮肤亦偶可累及。临床表现可有急性阶段与慢性阶段之别。急性阶段轻者仅有唇红缘浸润、肿胀、脱屑;重者则唇粘膜红肿、糜烂、渗出,有继发感染者甚至形成溃疡,可有脓性分泌物。慢性阶段轻者干燥、脱屑,或有少许渗出;重者常见唇部红肿、浸润、肥厚,往往唇红部有细小纵裂,易出血,病程迁延,时轻时重。自觉瘙痒、触痛或烧灼感,妨碍进食。

病因病理

病因较复杂,如接触致敏物质(牙膏、口红)、烟酒或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、感染、日光、机械性刺激(咬唇、舔唇、小儿流涎、吮吸手指)以及体质因素等都可能诱发本病。

多与各种慢性长期持续刺激有关,如气候干燥、风吹、寒冷以及机械、化学、温度、药物等因素,或嗜好烟酒、舔唇、咬唇等不良习惯,以及其他不明的原因,使之反复发作,在唇部形成干燥、皲裂、渗出、结痂等慢性损害。

粘膜上皮部分有剥脱缺损及角化不全,上皮内层细胞水肿。固有层有炎症细胞浸润,以淋巴细胞、浆细胞等为主,血管充血。

临床表现

干燥脱屑,渗出结痂,充血水肿等为其主要表现,反复发作,时重时轻.持续不愈。自觉发胀发痒,灼热疼痛,这些症状常贯穿整个病程。慢性反复发作,肿胀渗出,炎性浸润,形成持久的淋巴回流障碍.唇肿持久不退。亦可因慢性反复感染导致淋巴组织增生。

下唇唇红部为好发部位,有淡黄色干痂,周围伴有灰白色鳞屑,周缘可有轻度充血。局部干胀发痒,因之常有舌舔唇,用手揉搽唇,用牙咬唇等动作,使唇破溃裂口、出血渗出物感染后疼痛,并有痂皮附着,肿胀更趋明显,充血炎症加重,甚至影响唇的活动。

鉴别诊断

诊断主要依据反复出现、时轻时重、长期不愈的唇粘膜肿胀、浸润、水疱、糜烂、结痂、鳞屑、干燥、纵裂等慢性炎症改变;有的患者或见黄色、灰白色假膜,揭下后露鲜红出血面。因接触致敏物质所致的接触性唇炎,病变部位与接触面积基本一致,停止接触后常可痊愈,再接触时复又发作。因日光照射所致的光线性唇炎,皮疹常以下唇为主,夏季症状明显,病变的加重或缓解与日光照射时间长短有关,避免日光照射后症状减轻。以反复脱屑、浸润肥厚表现为主的剥脱性唇炎,多见于女孩和青年妇女,有的往往有咬唇或用舌舔唇的习惯等。

本病可反复发作,时轻时重,寒冷干燥季节易发。唇部干燥脱屑,灼热或胀痒疼痛等特点不难做出诊断。重时可有水肿渗出结痂。

本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

  1. 过敏性唇炎
    常有服药或接触其他可致敏物质的病史。发病急骤,可有局部灼热发痒,充血发疱,肿胀渗出,糜烂和疼痛。患者常有过敏病史。
  2. 盘状红斑狼疮
    唇部盘状红斑狼疮表现为玫瑰红色斑,中心稍凹,边缘微突起而呈盘状。可向皮肤侧扩大,致唇红皮肤界限不清。皮肤可由桃红色逐渐变成褐色,发生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。唇部有脱屑,可有水肿糜烂和结痂。在病损周围可有放射状细微白色条纹环绕。除唇部病损外,在颊、腭、舌等处也可有类似损害。同时在颧部、额部、鼻部、手背等外露和易受太阳照射部位,亦可有红斑样损害。
  3. 扁平苔藓
    以颊部病损最常见,病损常呈多发,部位有对称性,以灰白色角化斑纹损害为主。发生于唇部的扁平苔藓,表现为细微灰白花纹,呈环网状或树枝条纹状,表面较平滑,日久可有色素斑。重者可有充血水肿,糜烂渗出和薄痂,一般较少有血痂。唇红缘及边缘皮肤较少受累。在糜烂面周围仍常可见灰白斑纹。
  4. 多形性红斑
    本病多为急性发作,病程短暂。口腔粘膜常有大片红斑充血和糜烂渗出。损害常呈多形性和多部位发生,包括斑疹、丘疹、大疱小疱。多同时伴有皮肤损害和全身症状。可在唇、颊、腭等部位发生红斑、糜烂,疼痛明显。发生于唇部除水肿糜烂外,常覆盖有高低不平的血痂,由于唇干而影响张口,唇部活动可使血痂发.生裂隙,造成出血而不断结痂。

防治

治疗主要是寻找及去除病因,尽可能避免各种局部刺激因素,如停用各种可疑的接触致敏物质、不吃刺激性食物、禁烟、避光、不咬唇及舔唇;注意局部清洁及口腔卫生。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外搽。

患了慢性唇炎莫心急,应耐心查找致病的因素,看是否与某种药物、化妆品、唇膏有关,如有可疑即要避免接触;是否与气候因素或曝晒有关,如天气太冷太干可戴口罩;如在夏日野外作业,应戴草帽或打伞避免阳光直射;如与某些食物、海鲜、肉类有关,应忌口;戒除烟酒、忌食辛辣食物。平素口唇常以油脂或护唇膏润之,常服健脾、利湿之品,如薏米、芡实、荸荠、赤小豆等煎汤饮。

中医治疗

其病多因阳明胃热,脾经血燥,或复感风邪,风热相搏所致。临床常见的证型及治疗有:

  • 1、胃火上蒸型:证见患处色红肿胀,疼痒,口渴,口臭,尿赤便秘,舌质红,苔黄厚,脉洪数。
    用药:黄连清胃丸,每次10g,一日2次,温开水送服。
  • 2、阴虚内热型;证见病变迁延,唇肿燥裂,结痂,脱屑,小便赤涩,大便干燥,舌干少津,脉数而实。
    用药:口炎清冲剂,每次1袋,一日2——3次,开水冲服。

慢性唇炎有多种表现形式,可能与过敏、日光照射、机械刺激、营养缺乏、遗传因素、情绪或精神因素等有关,但很难确定明确的病因。

唇炎缺乏有效治疗方法。但有些治疗方法可供您参考。

  • 1、可试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外用。
  • 2、中医认为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,口唇红肿、糜烂判断为脾胃热盛者,可清泻脾胃实火;口唇硬而疼痛判断为热毒炽盛者可清热解毒;若病程迁延、口唇肥厚、干硬判断为脾虚痰湿凝滞者可健脾化痰散结,也可配合针灸治疗。

西医治疗

1.局部治疗:

  • (1)5%二氧化钛霜:涂擦患处,每日3次。
  • (2)喹宁霜:涂擦患处,每日3次。
  • (3)醋酸可的松软膏:涂撩患处,每日3次。

2.全身治疗:

氯喹,每次口服125mg,一日2次,饭后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