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中医探索
  2. 泄泻

泄泻

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,粪便稀薄,甚则如水样大便为主症的病证。古人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,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。

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,如急慢性肠炎、肠结核、肠功能紊乱、肠激惹综合征、吸收不良综合征、过敏性结肠炎等病,以泄泻为主症时,均可按本篇辨证论治。

【病因病机】

1.感受外邪

外感寒、湿、暑、热之邪均可引起泄泻,其中以湿邪为主。湿邪常兼它邪而发病,形成湿热型、寒湿型、暑湿型。因脾喜燥恶湿,故湿邪最易伤脾,脾伤水湿不运,清浊混下,导致泄泻。

2.伤于饮食

饮食不节,暴饮暴食,造成宿食停滞;饮食不洁,误食生冷不洁之物,影响运化功能;恣食油腻肥甘,阻碍脾胃正常的消化功能,均能引起泄泻。

3.情志失调

情志失调,肝气郁结,横逆犯脾,使脾胃运化失常,水湿下注,引起泄泻。

4.久病体虚

感受外邪,或七情劳倦所伤,或久泄不已,均可导致脾胃虚弱,阳气不足,升降失常,运化无权,则水湿精微下流,形成泄泻。脾虚及肾或久病伤肾,脾肾阳虚,导致脾失健运,肾失温煦,形成水谷不化而致泄泻。

泄泻的基本病机是脾虚湿盛。外感中以湿邪为主,内伤中以脾虚为关键,其他脏腑只有影响脾之运化功能,才能致泄泻。泄泻的病位在肠,但关键病变脏腑在脾胃,此外与肝肾也有关。

【辨证论治】

1.感受外邪

(1)寒湿泄泻(风寒)

  • 主症:大便清稀或溏薄,甚至水样,腹痛肠鸣,得热较舒。胸脘痞闷。舌苔白腻,脉濡缓。或兼有恶寒发热,鼻塞头痛,肢节酸楚等表证。
  • 治法:化湿散寒。
  • 方药:藿香正气散。如表邪重,加荆芥、防风;若湿困较重,加苍术、木香;便泻如水,加苍术、车前子,或合用胃苓汤。无表证者改用附子理中汤。

(2)湿热泄泻(暑湿)

  • 主症:发病急迫,大便黄褐而臭,或大便稀薄,甚至如水,肛门灼热,小便短赤,兼腹痛、烦热口苦、口干、呕吐。舌苔多黄或黄腻,脉象濡数或滑数。
  • 治法:清热化湿。
  • 方药:葛根芩连汤合六一散。湿偏重加苍术、厚朴;热偏重加连翘、知母;兼暑加藿香、佩兰;兼食加六神曲、山楂。

2.饮食所伤

  • 主症:脘腹胀满,呕嗳腐气,食欲不振,腹痛泄泻,泻后胀痛得减,大便黏稠酸腐。舌苔腐腻,脉象滑数。
  • 治法:消食导滞。
  • 方药:保和丸。食滞甚而泻下不畅,腹痛而胀,加大黄、枳实、槟榔。

3.肝气乘脾

  • 主症:常见情绪波动而诱发,突发腹痛肠鸣。急需排便,便后腹痛缓解。平素常有胸胁痞闷,嗳气纳少,急躁易怒。舌质淡红薄苔,脉弦。
  • 治法:调肝健脾。
  • 方药:四逆散合痛泻要方。病久泻甚者,酌加党参、扁豆、茯苓、薏苡仁。

4.脾胃虚弱

  • 主症:大便溏薄或呈水样,或为不消化食物,常反复发作。食欲不振,食后脘闷不舒,稍有饮食不慎或进油腻即泄。兼有形寒肢冷,少气乏力,面色萎黄,精神倦怠,或有脱肛。舌淡苔白,脉象缓弱。
  • 治法:益气健脾,化湿和胃。
  • 方药:参苓白术散。脾虚偏寒,宜理中汤加减;气虚下陷,宜补中益气汤。

5.脾肾阳虚

  • 主症:黎明之前即脐周肠鸣隐痛,肠鸣即泄,便后痛减,大便稀薄,完谷不化。兼见腹部畏寒喜暖,时或作胀,形寒肢冷,面色晄白。舌淡苔白,脉象沉细。
  • 治法:温肾健脾。
  • 方药:四神丸合理中汤加减。滑泄不止加赤石脂;中虚气陷加黄芪、升麻。

【其他疗法】

1.常用中成药

洁白丸,适用于寒湿困脾型,嚼碎吞服,每次1丸,每日2~3次;胃肠安丸,适用食滞胃肠型,口服,小丸每次20丸,每日3次。

2.针灸疗法

  • 主穴:天枢、足三里。
  • 配穴:感受外邪或伤于饮食者,发病急,加中脘、阳陵泉,湿热用泻法,寒湿用补法加灸;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者,发病缓,加三阴交、脾俞、胃俞、关元,针刺用补法并加灸。

【预防护理】

  • 1.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,不饮生水,不食生冷瓜果;居处冷暖适宜;并可结合食疗健脾益胃。
  • 2.对急性泄泻患者嘱其每次大便后用软纸轻轻擦拭肛门并用温水清洗,以免肛门发生感染,黏膜溃破。泄泻痊愈后还应注意饮食调养,精神调养和体育锻炼,防止复发。

本病以大便次数增多或粪质清稀,常伴腹胀腹痛,纳呆或恶心呕吐,有些有反复发作史,多因寒热、饮食、情志而发作等特点。应与霍乱相鉴别。泄泻各种证型,有单一出现者,有合并出现者,亦有相互传化者。所以各种治法,应随证灵活选用,一般而论,外邪侵袭,或饮食所伤,多属实证,治以祛邪为主。若风寒外束宜疏解,暑热宜清化,伤食宜消导,湿盛则应分利。泄泻日久,或反复发作,耗伤正气,多属虚证,治以扶正为主。脾肾阳虚宜温补,中气下陷宜升提,七情不和宜疏理,久泄不止宜固涩,泄泻初起,不可骤用补涩,以免固闭邪气,久泻不止,不可分利太过,以免重伤阴液。

参考书目:李佃贵主编.中医学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