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中医探索
  2. 流涎症

流涎症

流涎,又称"滞颐";,俗称"流口水";,指儿童口涎不自觉地从口内流溢出来的病证。早期推拿治疗,效果良好。以3岁以下的幼儿最为多见。婴儿时期,因其口腔浅,不会调节口内过多的唾液,偶而发生流涎,这属生理现象,不属病态。现代医学把本病称为"流涎症";,其发病原因多是由于口咽粘膜炎症、面神经麻痹、延髓麻痹、脑炎后遗症或小儿呆小病等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。

病因

该症多由于食母乳过热或嗜食辛辣之物,以致脾胃湿热,熏蒸于口;或先天不足,后天失养,脾气虚弱,固摄失职,以致唾液从口内外流而发病。

临床表现

(1)脾胃湿热:流涎粘稠,口气臭秽,食欲不振,腹胀,大便秘结或热臭,小便黄赤,舌红,苔黄腻,脉滑数,指纹色紫。   
(2)脾气虚弱:流涎清稀,口淡无味,面色萎黄,肌肉消瘦,懒言乏力,饮食减少,大便稀薄,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虚弱,指纹淡红。  

治疗

目的:改善症状,达到治愈。   
(1)脾胃湿热   
治法:清脾胃湿热。   
处方:清脾经、清胃经、清大肠、清天河水、掐揉四横纹、掐揉小横纹、揉总筋、摩腹(泻法)。   
(2)脾气虚弱   
治法:健脾益气,固摄升提。  
处方:补脾经、补肺经、补肾经、运内八卦、推三关、摩腹(补法)、揉足三里、揉百会、捏脊。   
每日1次,3~6次为一疗程。   

中医食疗方

中医对小儿流涎症有独到的经验,这里介绍二则简便验方:
(1)淡菜20克,西瓜皮50克,放入锅内加清水400毫升,煮至150毫升,去渣,加入冰糖24克溶化,凉后即可随意服用。每日1至2剂,连服7至10日。
(2)青果10克,石斛15克,灯心草2克,生地15克,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400毫升煮,取100毫升,去渣,再与雪梨汁50毫升混合,每日服1次,连用7至10天

保健贴士

(1)患该症后,大人不宜用手捏患儿腮部。   
(2)患儿下颌部及前颈、胸前部宜保持干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