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中医探索
  2. 细菌性角膜炎

细菌性角膜炎

细菌性角膜炎是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角膜炎症,发病前多有角膜外伤史。
临床分为单纯性角膜溃疡和匐行性角膜溃疡及绿脓性角膜溃疡三类。匐行性角膜溃疡起病急,主要表现为患眼疼痛、流泪、畏光异物感及视力下降;绿脓性角膜溃疡则以起病急骤、开始即剧烈眼痛,视力减退伴红肿、畏光、流泪为特点。应注意眼部卫生,养成良好卫生习惯;医疗单位和其他服务性行业要加强消毒管理,防止医源性和其他途径的交叉感染。加强劳动保护,防止角膜外伤;处理眼部异物时应严格注意无菌操作,洗眼时动作要轻。饮食宜清淡,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,保持大便通畅。

细菌性角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、角膜上皮缺损及缺损区下角膜基质坏死的化脓性角膜炎,又称为细菌性角膜溃疡。

症状体征

临床表现起病急骤。
1、淋球菌感染 多为经产道分娩的新生儿。患眼有畏光、流泪、疼痛、视力障碍、眼睑痉挛等症状。眼睑高度水肿、球结膜水肿和大量脓性分泌物,睫状或混合性充血伴有角膜上皮缺损、角膜基质侵润及溃疡。前房可有不同程度极脓。常致角膜穿孔。
2、革兰阳性球菌感染 角膜出现圆形或椭圆性局灶性脓肿病灶,伴有边界明显的灰白色基质侵润。葡萄球菌无论是凝血酶阴性、还是阳性的菌属,均可导致严重的基质脓肿和角膜穿孔。肺炎球菌引起的角膜炎(匍行性角膜溃疡)表现为椭圆形、带匍行性边缘、较深的中央基质溃疡,常伴前房积脓。
3、革兰阴性细菌感染 表现为快速发展的角膜液化性坏死。其中铜绿假单孢菌引起的感染具有特征。该型溃疡多发于角膜异物剔除术后,或戴接触镜引起,也见于使用了被污染的荧光素钠或其它滴眼液。患者眼痛明显,有严重的睫状充血或混合性充血,甚至球结膜水肿。由于铜绿假单孢菌产生蛋白分解酶,使角膜呈现迅速扩展的侵润及粘液性坏死,溃疡侵润灶及分泌物略带黄绿色,前房积脓严重。感染如未能控制,可致角膜坏死穿孔、眼内容脱出或全眼球炎。

病因

致病的细菌种类繁多:
(1)主要致病菌:表皮葡萄球菌:表皮葡萄球菌、铜绿假单孢军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。其他还有肺炎链球菌、肠道杆菌等。
(2)条件致病菌:由于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滥用,一些条件致病菌如草绿色链球菌、克类白杆菌、类白喉杆菌、沙雷氏菌等,引起的感染日渐增多。
(3)外伤多为诱发因素。
(4)一些眼病及全身病,如干眼症、慢性泪囊炎、配戴角膜接触镜、糖尿病、免疫缺陷、酗酒,也可造成角膜对细菌易感性增加。

诊断检查

由于病原菌毒力和侵袭力、角膜的健康状况不同,药物治疗后临床表现的不典型性,都可使诊断变得困难,需要仔细分析判断。药物治疗前,从侵润灶刮取坏死组织,涂片染色找到细菌,结合临床大体能作出初步诊断。正确的病原学诊断需要作细菌培养,同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。

中医

1 任何年龄、任何季节均可发生,但以夏秋收割季节多见,年老体弱而有漏睛者易发病。
2 常于黑睛浅层外伤或挑剔黑睛异物后发病。起病急,发展快。
3 自觉头目痛甚,畏光流泪,视力下降。
4 眼睑肿胀难睁,抱轮红赤,甚或白睛混赤壅肿。
5 黑睛外伤处生翳,初起黑睛表层黄浊不清,呈细小黄灰色隆起,继则扩大成圆形片状,表面色黄浮嫩如凝脂,边缘不清,中间溃陷,黄液上冲,瞳神紧小,甚则黑暗溃破,黄仁绽出,形成成蟹睛。
6 凝脂、眵泪呈黄绿色者,病势更凶,黑睛迅速溃烂,重度黄液上冲,头目疼痛剧烈。
7 有条件者,病变部位刮片,作细菌、真菌培养有助于诊断。

西医

1 有疼痛、怕光、流泪、异物感等症状。
2 轻度睫状充血,角膜出现灰白色浸润灶,继之组织坏死脱落,形成溃疡,溃疡周围角膜组织透明。

治疗方案

1、抗生素 局部使用是最有效的途径。
(1)高浓度的抗生素眼液:急性期频繁滴眼,每15-30min一次;严重病例,在开始的30min,每5min滴药一次。
(2)浸泡抗生素的胶原盾或药液中添加赋形剂,可延长药物接触时间。
(3)结膜下注射:可提高角膜和前房的药物浓度,但强化的抗生素滴眼液频繁滴眼,具有同样效果。
(4)抗生素眼膏:夜间使用。治疗过程中可根据药物敏感实验,调整使用有效抗生素。病情控制后,需维持用药一段时间,防止复发。
(5)如果有巩膜化脓、溃疡穿孔、睑内或全身播散的可能,或继发于角膜或巩膜穿通伤,或无法给予理想的局部用药,应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。
2、1%阿托品眼液或眼膏 并发虹膜睫状体炎奕给予散瞳。
3、其他药物 局部使用胶原酶抑制剂,如依地酸钠、半胱胺酸等,可减轻角膜溃疡发展。口服大量维生素C、维生素B有助于溃疡愈合。
4、治疗性角膜移植 药物治疗无效、病情急剧发展,可能或已经穿孔,眼内容物脱出可考虑施行。住院患者应该采取隔离措施。

预 后

本病若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,可致黑睛溃破,黄仁绽出,形成蟹睛病恶候,即角膜溃破、虹膜脱出,愈后视力受到严重障碍,甚至失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