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中医探索
  2. 胃痛

胃痛

胃痛,又称胃脘痛,是以上腹部胃脘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的病证。

现代医学中消化道疾病,如急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、胃痉挛、胃黏膜脱垂症、胃神经官能症以及胃下垂等所引起的胃痛,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。肝炎、胆囊炎、胰腺炎、肺炎、阑尾炎、心肌梗死、肾盂肾炎等疾病出现胃痛时,应结合现代医学检查。

【病因病机】

胃气以和降为顺,如胃气郁滞,和降失司,不通则痛。故胃痛病位在胃,但与肝脾密切相关。如脾失健运,清气不升,则胃气不能和降;肝失条达,肝气横逆犯胃,则胃气壅滞,通降不利。

1.寒邪客胃

外受寒邪,内客于胃,寒主收引,致胃气不和而痛。

2.饮食伤胃

饮食不节,过饥过饱,胃失和降,或过食生冷、膏粱厚味辛辣之品,形成食滞不化,日久化热,热壅胃腑,气机阻滞,发为胃痛。

3.情志失调

气郁恼怒,肝失疏泄,横逆犯胃,气机不畅,发为胃痛。

4.脾胃虚弱

素体阳气不足,或饮食劳倦,损伤脾胃,致使中焦虚寒,或胃阴受损,气血不能濡养,发为胃痛。

【辨证论治】

1.寒邪客胃

  • 主症:胃痛暴作,痛势较剧,得热则舒,遇寒痛甚,口泛清水而不渴,大便溏薄。舌苔薄白,脉象沉紧。
  • 治疗:散寒止痛。
  • 方药:良附丸加味。兼见风寒表证者,可加香苏散温胃理气,解表散寒;若因过食生冷而夹有宿食停滞者,可加服保和丸。

2.饮食积滞

  • 主症:胃痛拒按,脘腹胀满,恶食,吞酸嗳腐,得食痛甚,痛甚欲吐泻,吐泻后痛减,或大便不通。舌苔腻腐,脉滑或沉实。
  • 治法:消食导滞。
  • 方药:保和丸。胃脘胀痛便秘者,可合小承气汤加木香、香附通腹行气;胃痛拒按,苔黄燥,便秘者,合大承气汤泻热解燥。

3.肝气犯胃

  • 主症:胃脘胀闷,攻撑串痛,常连及背胁,或暖气频繁,泛吐酸水,饮食减少,常因情志郁怒而复发或加重。苔薄脉弦。
  • 治法:疏肝理气。
  • 方药:柴胡疏肝散。若疼痛较重者,可加川楝子、延胡索以加强理气止痛;若嗳气较频者,可加旋覆花、代赭石和胃降逆。

4.肝胃郁热

  • 主症:胃脘灼热,痛势急迫,泛酸嘈杂,心烦易怒,口干口苦。舌红苔薄黄,脉弦数。
  • 治法:清肝泄热和胃。
  • 方药:化肝煎加减。火热内盛,灼伤胃络而吐血,用泻心汤苦寒清热。

5.瘀血停滞

  • 主症:胃痛拒按,痛如针刺或刀割,痛而不移,食后痛甚,甚或呕血、黑便,经常在夜间加剧,痛引两胁。舌质紫黯,脉涩。
  • 治法:活血化瘀。
  • 方药:失笑散合丹参饮。若出现呕血或黑便等出血现象者,宜去檀香、砂仁,加茜草炭、三七粉等化瘀止血。

6.胃阴亏虚

  • 主症:胃痛隐隐,口干咽燥,大便干结。舌红少津,或光剥无苔,脉沉细。
  • 治法:滋阴养胃。
  • 方药:一贯煎。便秘者,可加火麻仁、瓜蒌仁润肠通便。

7.脾胃虚寒

  • 主症:胃脘隐痛,绵绵不已,喜温喜按,得食痛减,多食则脘腹痞胀,泛吐清水,喜热食,纳差,四肢不温,倦怠乏力,大便溏薄。舌淡苔白,脉象沉细无力。
  • 治法:温中健脾。
  • 方药:黄芪建中汤加味。若泛吐清水较多,或胃中漉漉有声,可配合苓桂术甘汤以温化饮邪。

【其他疗法】

1.常用中成药

  • 良附丸,适用于寒邪犯胃型,每次3~6g,每日2次;
  • 颠茄片,适用于肝胃气滞型,每次1片,每日3次。

2.针灸疗法

  • 主穴:中脘、关元、内关、足三里、公孙。
  • 配穴:外寒袭内加神阙加灸;饮食积滞加内庭、气海;肝气犯胃加期门、太冲;脾胃虚弱者,针刺用补法加灸。

【预防护理】

  • 1.保持精神愉快,性格开朗,劳逸结合。
  • 2.切忌暴饮暴食,或饥饱无常,饮食以少食多餐,清淡易消化为原则。

本病以上腹部胃脘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,常因情志不遂,饮食不节、胃脘受寒而发病。应与胁痛、腹痛相鉴别。胃痛的七种证型,临床以寒邪、食滞、气滞、热郁、血瘀为常见,五者多为实证,治宜祛邪为主;如脾胃虚寒和胃阴亏虚胃痛,临床亦不鲜见,二者多属虚证,治宜养正为先。但各类证型,往往不是单独出现或一成不变的。必须审证求因,辨证施治。

参考书目:李佃贵主编.中医学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3